花境中常用灌木简介

花境除了用宿根花卉和观赏草外,也用些灌木,在此就介绍一些常用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穗花牡荆    (学名:Vitex agnus-castus Linn.)是马鞭草科,牡荆属灌木,高可达2-3米;小枝四棱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片狭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表面绿色,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苞片线形,有毛;花柄极短;花萼钟状,花冠蓝紫色,外面有毛和腺点;花丝基部有柔毛;花柱与花丝近等长或稍短,子房顶端有腺点。果实圆球形。7-8月开花。

穗花牡荆原产欧洲,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盐碱,耐寒性强,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均适宜栽培。

穗花牡荆可与常绿灌木搭配,是时令花卉,是花境、庭院、道路两侧十分优秀的配置材料

皇红醉鱼草    落叶灌木,叶灰绿色,分枝多,小枝四棱,枝条开展,花冠深紫红色,穗状圆锥花序,长可达30厘米以上,有香味,花期6-11月

彩叶杞柳   落叶灌木,无明显主干,自然状态下呈灌丛状。新叶先端粉白色基部黄绿色密布白色斑点,之后叶色变为黄绿色带粉白色斑点。

喜光或25%遮荫,耐寒性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越冬,喜水湿,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PH5.0~7.0的土壤或干褙沙地、低湿河滩和弱盐碱地上均能生长,以肥沃、疏松,潮湿土壤最为适宜。主根深,侧根和须根广布于各土层中,能起到很好的固土作用

观赏价值较高。可广泛应用于绿篱、河道及公路、铁路两侧的绿化美化。也片植或用于公园植物园等的点缀。亦可高接于其他柳树上作为行道树栽培。

红王子锦带    (拉丁名:Weigela florida cv.Red Prince),为忍冬科,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余树勋教授从美国引进,锦带花属落叶开张性灌木,叶椭圆形,嫩枝淡红色(杭州地区为绿色),老枝灰褐色。夏初开花,花朵密集,花冠胭脂红色,艳丽悦目,开花盛期从5月到7月(长江以南为4月上旬-7月上旬),花序到10月份仍陆续不断。修剪一次,发一次芽,花更旺,抗寒、抗旱适应性强,被评为迎绿色奥运的优良品种

红王子锦带属温带落叶树种,有较强的适应性。

1. 温度 喜温暖环境,温度适宜时植株生长正常、健壮。能耐高温,温度短时间超过40℃,会出现植株萎蔫,叶缘焦枯。温度低于一38℃发生冻害。

2. 光照 喜光,当光照强时,叶色浓绿,枝条粗壮,花芽形成好,花枝多,开花节位多,花色鲜艳。但也能耐一定的荫蔽环境,当光照不足时,色叶黄绿,节间长,植株开张,植株内部易出现细小的枯枝,开花较少。

3. 水分较耐旱,但多年栽培易出现根系上浮现象,应及时根部培土。忌积水,根皮较软,生长旺盛,长期积水会导致根系窒息死亡。

4. 土壤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粘重土壤生长良好,稍耐盐碱和瘠薄土壤。

双色锦带    花期4-5月,喜光,怕涝,耐寒、抗旱适应性强

紫叶锦带    落叶灌木,花期4-10月,整个生长季叶片为紫红色,耐修剪,修剪一次,发一次芽,花更旺,喜光,怕涝,抗寒、抗旱适应性强

金叶锦带    落叶灌木,花期4-10月,整个生长季叶片为金黄色,喜光,抗寒,抗旱,也较耐荫

花叶锦带    落叶灌木,花期4-6月,喜光,较耐阴,耐寒,耐旱,怕积水,耐修剪

花叶接骨木    (学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属落叶灌木,高达4米。茎无棱,多分枝,灰褐色,无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阔楔形,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密集成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花萼钟形,5裂,裂片舌状;花冠辐射状,45裂,裂片倒卵形,淡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上,较花冠短;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浆果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于海拔540-1600米的山坡、灌丛、沟边、路旁、宅边等地。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广东、等省区

金叶接骨木    (Sambucus racemosa ‘Plumosa aurea’),别名“公道老”,是忍冬科(Caprifo liaceae)接骨木属(Sambucus)多年生落叶灌木。因其具有树姿优美、花色艳丽,耐寒冷、贫瘠,生命力顽强等诸多特点,广泛应用于街头的基础种植,园林的孤植、丛植、群植等

植株高1.5-2.5米,新叶金黄色,老叶绿色。花成顶生的聚伞花序,为白色和乳白色。浆果状核果,红色,果期6-8月

伞房决明   学名:Senna corymbosa (Lam.) H.S.Irwin & Barneby)是苏木科决明属植物,半常绿灌木。小枝密集。树冠伞形或圆球形。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2-3对,基部歪斜。伞房花序顶生,花黄色,7月中旬初花,8-9月盛花,10月渐疏。荚果呈棒状,下垂。果实12月成熟。

原产于南美洲乌拉圭和阿根廷,中国华东地区广为栽培。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忌水涝,耐修剪,不择土壤。

伞房决明花期长,最宜丛植或带植在绕城公路、高速公路、河道两侧宽阔的绿化带中,形成粗犷明亮的夏、秋季景观效果,也宜在公园、庭园配置组景或作绿篱、绿墙栽植。

双荚决明(圆叶)    (学名:Senna bicapsularis (L.) Roxb.)是豆科决明属植物。直立灌木,多分枝,无毛。叶长7-12厘米,有小叶3-4对,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膜质,顶端圆钝,基部渐狭,偏斜,下面粉绿色,侧脉纤细,在近边缘处呈网结,总状花序生于枝条顶端的叶腋间,常集成伞房花序状,长度约与叶相等,花鲜黄色,直径约2厘米,荚果圆柱状,膜质,直或微曲,种子二列。花期10-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全世界热带地区有栽培。中国广东、广西等省区有引种栽培。  双荚决明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有较强的抗风和防尘、防烟雾的能力,尤其适应在肥力中等的微酸性土壤或砖红壤中生长。

双荚决明是中国南方城乡行道和庭院的优良绿化树种。常常植于池边、路旁、广场、公园和草地边缘,也可点缀在草坪中间。双荚决明也可作绿肥。

金叶风箱果    (学名:Physocarpus opulifolius var.luteus):是无毛风箱果的变种,落叶灌木。株高1至2米。叶片生长期金黄色,落前黄绿色,三角状卵形,缘有锯齿。原产于北美,是为丰富绿化层次和色彩而引进的蔷薇科观赏性花灌木品种。性喜光,耐寒,耐瘠薄,耐粗放管理。华北地区能露地越冬 ,可孤植、丛植和带植,适合庭院观赏,也可作路篱、镶嵌材料和带状花坛背衬,或花径或镶边

花瓣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圆钝,白色;雄蕊20-30,着生在萼筒边缘,花药紫色;心皮2-4,外被星状柔毛,花柱顶生。蓇葖果膨大,卵形,长渐尖头,熟时沿背腹两缝开裂,蓇葖果无毛,内含光亮黄色种子2-5枚。花期6月,果期7-8月

喷雪花    为蔷薇科 珍珠梅属 植物。因其开花时花朵密集,一片雪白,故得此名。又因其叶形似柳叶,花白如雪,又称“雪柳”。

珍珠梅多在园林庭院单株栽植,一般不必施肥,但必须经常灌水,特别春夏干旱时节要保持土壤湿润。入冬前灌足冬水,在高寒地区应保护越冬,其他管理均较粗放。珍珠梅株丛丰满,枝叶清秀,贵在缺花的盛夏开出清雅的白花而且花期很长。尤其是对多种有害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适宜在各类园林绿地中种植。特别是具有耐阴的特性,因而是北方城市高楼大厦及各类建筑物北侧阴面绿化的花灌木树种

落叶灌木,丛生落叶灌木,高达2米。3~4月开花、叶同放,花白色,小而密集,花梗细长,3~5朵成伞形花序。

毛核木    (学名:Symphoricarpos sinensis Rehd.)是忍冬科,毛核木属直立灌木,高可达2.5米;叶菱状卵形至卵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无毛,花小,无梗,单生于短小、钻形苞片的腋内,苞片叶状且较长;萼齿卵状披针形,花冠白色,钟形,裂片卵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药白色,果实卵圆形,蓝黑色,具白霜;7-9月开花,9-11月果实成熟。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云南北部和广西。生于海拔610-2200米的山坡灌木林中。

毛核木枝叶丰满,初夏开花,是观花观果灌木树种

单叶蔓荆    (学名: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 )是马鞭草科,牡荆属蔓荆的变种。落叶灌木,罕为小乔木,高可达5米,有香味;茎匍匐,节处常生不定根。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通常钝圆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表面绿色,两面稍隆起,。圆锥花序顶生,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雄蕊伸出花冠外;子房、花柱无毛,核果近圆形,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7-8月开花,8-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日本、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分布。生长在沙滩、海边及湖畔。

单叶蔓荆干燥成熟果实可供药用,功能疏散风热;治头痛眩晕目痛等及湿痹拘挛

 

银姬小蜡   (Ligustrum sinense ‘Variegatum’)别称:花叶女贞,是木犀科、女贞属常绿小乔木,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中国辽宁及其以南广大地区。风土适应性极强。为阳性植物,喜强光,极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修剪。耐移植,休眠期和雨季可裸根移栽,成活容易。繁殖可采用常规的扦插法,于秋天或早春进行成活率较高。已引种到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陕西西安、上海及云南等地。

常绿小乔木,老枝灰色,小枝圆且细长,叶对生,叶厚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卵形,叶缘镶有乳白色边环。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期4-6月。核果近球形,果期9-10月。全株极细密,极耐修剪,灌木球紧凑,容易成型。与其它彩叶植物配植,彩化效果突出

松红梅  拉丁学名(Leptospermum scoparium),常绿小灌木,桃金娘科,是近年来引进的园林花卉品种。

原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区,耐寒性不强。因其叶似松叶、花似红梅而得名,又因其重瓣花朵形似牡丹,也称:“松叶牡丹”。其花朵虽然不大,但花色艳丽、花形精美。同时也具有观赏价值与一定的药用价值

株高约2米,分枝繁茂,枝条红褐色,较为纤细,新梢通常具有绒毛;叶互生,叶片线状或线状披针形,叶长0.7厘米~2厘米,宽0.2厘米~0.6厘米;花有单瓣、重瓣之分,花色有红、粉红、桃红、白等多种颜色,花朵直径0.5厘米~2.5厘米;自然花期晚秋至春末;蒴果革质,成熟时先端裂开

松红梅耐寒性不太强,冬季须保持-1℃以上的温度,因此在北方只能盆栽观赏,在气候温和的南方地区则可用于庭院绿化

香桃木(学名:Myrtus communis Linn.)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有时为高达5米的小乔木;枝四棱,幼嫩部分稍被腺毛;叶芳香,革质,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花芳香,中等大,被腺毛,花梗细长,花瓣5片,白色或淡红色,较大,倒卵形。浆果圆形或椭圆形,大如豌豆,蓝黑色或白色,顶部有宿萼。

原产地中海地区,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南部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主要用于城市绿化,也可药用及提炼精油

花叶香桃木   常绿灌木,花色洁白,果实黑紫色,叶和果实含桃金娘烯醇,芳香宜人,因此,享有“爱神木”的美称。花叶香桃木原产地中海沿岸,自古在南欧的庭园栽植。

花叶香桃木生长繁茂,适应性强,全株常年金黄,色彩艳丽,叶形秀丽,是优良的新型彩叶花灌木

花叶香桃木株高2米~4米,小枝密集。叶革质,对生,叶片具金黄色条纹,有光泽,在枝上部常为3~4枚轮生,全缘,有小油点,叶揉搓后具香味,叶长2厘米~5厘米。花腋生,花色洁白,上海地区的花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浆果黑紫色,果实成熟期为11月~12月上旬

小叶栀子   为常绿灌木。单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倒卵形,革质,翠绿有光泽。花白色,极芳香。浆果卵形,黄色或橙色。可用扦插、压条、分株或播种繁殖。花可做茶之香料,果实可消炎祛热。是优良的芳香花卉

四季常绿灌木,木本花卉。高1余米,叶对生或3叶轮生,有短柄,叶片革质,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顶端渐尖,稍钝头,表面有光泽,仅下面脉腋内簇生短毛,托叶鞘状。花大,白色,芳香,有短梗,单生枝顶;花萼裂片倒卵形至倒披针形,伸展,花药露出。花6瓣,有重瓣品种(大花栀子)。花期较长,从5~6月连续开花至8月。果熟期10月,果黄色,卵状至长椭圆状

匍枝亮叶忍冬    Lonicera nitida‘Maigrun’  为忍冬科、忍冬属常绿灌木,株高可达2~3米,枝叶十分密集,小枝细长,横展生长。叶对生,细小,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5~1.8厘米,宽0.5~0.7厘米,革质,全缘,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花腋生,并列着生两朵花,花冠管状,淡黄色,具清香,浆果蓝紫色。

适合做耐荫下木,亦可点缀园林花境,还可以盆栽观赏

浓香茉莉  学名:Jasminum odoratissimum L.,常绿灌木,枝条细叶成藤本状,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枚,聚伞花序,花浓香,鲜黄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喜光,耐半阴,抗寒耐旱,不择土壤,要求肥沃,湿润而排水好。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喜酸性土壤,江南盆栽,冬季入温室防冻防脱叶

 

迷迭香    拉丁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灌木。性喜温暖气候,原产欧洲地区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远在曹魏时期就曾引种中国。现在园林中偶有应用。

从迷迭香的花和叶子中能提取具有优良抗氧化性的抗氧化剂和迷迭香精油。迷迭香抗氧化剂。广泛用于医药、油炸食品、富油食品及各类油脂的保鲜保质;而迷迭香香精则用于香料、空气清新剂、驱蚁剂以及杀菌、杀虫等日用化工业

灌木,高达2米,性喜温暖气候,但在中国台湾平地高温期生长缓慢,冬季没有寒流的气温较适合它的生长,水分供应方面由于迷迭香叶片本身就属于革质,较能耐旱。花期11月

金叶大花六道    木属忍冬科六道木属常绿灌木,是糯米条与单花六道木的杂交种(Abelia chinensis × Abelia uniflora)。 其是既可观花又可赏叶的优良彩叶花灌木品种

金叶大花六道木可达1.5m,小枝细圆,阳面紫红色,弓形。叶小,长卵形,长2.5-3.0cm,宽1.2cm,边缘具疏浅齿,在阳光下呈金黄色,光照不足则叶色转绿。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小,白色带粉,繁茂而芬芳,花期6-11月

金叶大花六道木喜光,耐热,能耐-10℃低温,即使在南京露地种植也能安全越冬。 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酸性、中性或偏碱性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长,且有一定的耐旱、耐瘠薄能力。萌蘖力强,耐修剪。 生长期和早春需加强修剪,防止枝叶空秃,以利于保持树形丰满

金边卵叶女贞   常绿灌木;小枝从根颈丛出,细长而开展,有短柔毛。叶对生,革质,椭圆形以至卵形,先端突尖,表面暗绿色,有光泽,背面翠绿色,大多数具阔狭不等的黄色边缘。圆锥花序广阔而疏松;花冠乳白色。花期5月

金边胡颓子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植物,高度:1-2m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灌木,树冠圆形开展。叶椭圆形,革质有光泽,深绿色边缘有一圈金边,花期9-11月,来年5月份果实成熟,果熟后呈红,形美艳。

红千层  (Callistemon rigidus R. Br.)又称红毛丹树,瓶刷子树、红瓶刷、金宝树等,为桃金娘科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红千层属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烈日酷暑,原产澳大利亚。叶披针形,似罗汉松叶终年不凋,四季常青。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6-8月,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且色泽艳丽,可作插花,同时也是庭院观花、行道景观、小区绿化的首选树种,亦可作防风林、绿化林,或盆栽修剪成型后制成高档盆景。中国引进已有百年历史,中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地均有栽培。红干层适合庭院美化,为高级庭院美化观花树、行道树、园林树、风景树,还可作防风林、切花或大型盆栽,并可修剪整枝成为高贵盆景

红千层属阳性树种,耐-5℃低温和45℃高温,生长适温为25℃左右,幼苗在南方可露地越冬。对水份要求不严,但在湿润的条件下生长较快。花期6-8月,长江以南自然条件下每年春、夏季开两次花。人工催花可在元旦、春节开花。萌发力强,耐修剪。不易移植成活。

菲油果/斐济果  (Feijoa sellowiana Berg)属桃金娘科菲油果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费约果、凤榴、肥吉果、菠萝番石榴。 [1] 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哥伦比亚、乌拉圭和阿根廷北部,盛产于新西兰。果实外皮深绿色,内部类似芭乐,富含维生素C。

菲油果(feijoa sellowiana),又名肥吉果、费约果、纳粹瓜、凤榴,系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南美国家,上世纪30年代初传入日本,在全球亚热带气候温暖地区广泛种植

菲油果喜光、喜温暖,耐旱、耐碱,适宜的年降水量为600~I 500 mm,但是其果实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否则会引起落果;长期生长则需要有足够的阳光和相对较高的空气湿度,大部分品种可以忍受冬季一10℃的最低温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不需要太肥沃的土壤,最适宜有机质丰富的酸性土壤,盐、碱土壤会降低生长和产量,抗海风,易栽培管理,年生长量可达1 m以上

花两性,自花授粉,花柱和雄蕊红色,顶端黄色;花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

地中海荚蒾(学名:Viburnum tinus L.)是忍冬科,荚蒾属常绿灌木,树冠呈球形,冠径可达3米。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聚伞花序,单花小,花蕾粉红色,盛开后花白色,果卵形,深蓝黑色,花期在原产地从11月直到翌年4月。

地中海荚蒾较容易分化花芽,幼树常见开花。适当控制营养生长,也可使其在夏季或秋季开花,群植则可在一年中常见有花植株。

地中海荚蒾花冠形优美,花蕾殷红,花开时满树繁花,一片雪白,因而也可孤植或群植,用作树球或庭院树

常绿灌木,树冠呈球形,冠径可达2.5-3米。叶椭圆形,深绿色,叶长10厘米,喜光,也耐阴,能耐-10至-15℃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忌土壤过湿,要注意防治叶斑病和粉虱

水果兰  (学名:Teucrium Fruticans),别名灌从石蚕,原产地: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及西班牙 。木本植物,常绿灌木类 ,芳香类的它既适宜作深绿色植物的前景,也适合作草本花卉的背景,特别是在自然式园林中种植于林缘或花境是最合适不过了。水果兰与众不同的是它奇特的叶色。水果兰的萌蘖力很强,可反复修剪,所以也可用作规则式园林的矮绿篱。不管如何运用,它都丰富了园林的色彩,为庭院带来一抹靓丽的蓝色

常绿灌木,观叶,喜光耐旱,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耐修剪,不耐高温高湿

月季花(学名:Rosa chinensis Jacq.):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有三个自然变种,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和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其色彩艳丽、丰富,不仅有红、粉黄、白等单色,还有混色、银边等品种;多数品种有芳香。月季的品种繁多,世界上已有近万种,中国也有千种以上。

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内向外,呈发散型,有浓郁香气,可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适应性强,耐寒、耐寒,不论地栽、盆栽均可,适用于美化庭院、装点园林、布置花坛、配植花篱、花架,月季栽培容易,可作切花,用于做花束和各种花篮,月季花朵可提取香精,并可入药。也有较好的抗真菌及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红色切花更成为情人间必送的礼物之一,并成为爱情诗歌的主题。

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有52个城市将它选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第五名

木槿 (学名:Hibiscus syriacus Linn.):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萼钟形,长14-20毫米,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朵色彩有纯白、淡粉红、淡紫、紫红等,花形呈钟状,有单瓣、复瓣、重瓣几种。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蒴果卵圆形,直径约12毫米,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白色长柔毛。花期7-10月。

木槿是一种在庭园很常见的灌木花种,中国中部各省原产,各地均有栽培。在园林中可做花篱式绿篱,孤植和丛植均可。木槿种子入药,称“朝天子”。木槿是韩国和马来西亚的国花

染料木(学名:Genista tinctoria),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染料木属的一个植物种。原产欧洲,中国见于栽培。染料木中富含染料木素,可以起到抗癌的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叫“染料木”也是有原因的,古时老外用它来作染料

灌木,高50-200厘米,花期6-8月。

迷你木槿     是锦葵科南非葵属植物。多年生半灌木,株高100-180厘米,树冠圆锥形,茎具分枝,密集,绿色、淡紫色或褐色。叶片较小,互生,三角状卵形,叶三裂,裂片三角形,具掌状叶脉,具托叶。花生于叶腋处,每次开1-3朵花,花小,5瓣,花粉色或粉红色。花芯深红色,花药浅红色,花直径3厘米左右。蒴果。花期夏至秋。

原生于非洲南部的山坡或丘陵地带。喜全日照环境。生长适温15-25℃。较喜湿润

六月雪〔拉丁学名:Serissa japonica(Thunb.)Thunb.〕,茜草科 常绿小灌木,高可达90厘米,有臭气。叶革质,柄短。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小枝顶部或腋生,花冠淡红色或白色,花柱长突出,花期5-7月。

六月开细白花,树最小而枝叶扶疏。喜轻荫,畏太阳,深山叶木之下多有之。春间分种,或黄梅雨时扦插,宜浇浅茶。对温度要求不严,在华南为常绿,西南为半常绿。耐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盆栽宜用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强的微酸性、湿润培养土,生长良好。

根、茎、叶均可入药。淡、微辛,凉。舒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拔毒,止咳化痰。用于急性肝炎,风湿腰腿痛,痈肿恶疮,蛇咬伤,脾虚泄泻,小儿疳积,带下病,目翳,肠痈,狂犬病。

蓝叶忍冬(学名:Lonicera korolkowii Stapf)是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茎直立丛生,枝条紧密,皮光滑无毛,常紫红色,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近革质,蓝绿色。花粉红色,对生于叶腋处,有芳香,4-5月开花,9-10月结果。

原产土耳其,美国有栽培,中国华北、东北引进栽培。蓝叶忍冬喜光,稍耐阴,生长快,中国华北地区可安全露地越冬,适应性强,耐修剪。

蓝叶忍冬常植于庭院、小区做观赏。其叶、花、果均具观赏价值,常植于庭园、公园等地,亦可做绿篱栽植

金枝槐    拉丁文名:Sophora japonica cv. Golden Stem,别名金枝国槐等,豆科槐属落叶乔木,生长在山东,河北,保定大汉绿洲园林,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属于国槐的变种之一,树茎、枝为金黄色,特别是在冬季,这种金黄色更浓、更加艳丽,独具风格,颇富园林木本花卉之风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中常用树种之一

耐旱能力和耐寒力强,耐盐碱,耐瘠薄,生长环境不严,在酸性到碱地均能生长良好

金丝桃(拉丁学名:Hypericum monogynum L.),又叫狗胡花(安徽霍山),金线蝴蝶(四川南川,浙江乐清),过路黄(四川奉节),金丝海棠(山东唠山),金丝莲(陕西石泉)、土连翘,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半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地上每生长季末枯萎,地下为多年生。小枝纤细且多分枝,叶纸质、无柄、对生、长椭圆形,花期6-7月。

集合成聚伞花序着生在枝顶,花色金黄,其呈束状纤细的雄蕊花丝也灿若金丝。

金丝桃为温带树种,喜湿润半荫之地。因金丝桃不甚耐寒,北方地区应将植株种植于向阳处,并于秋末寒流到来之前在它的根部拥土,以保护植株的安全越冬。金丝桃也可作为盆景材料。

花美丽,供观赏;果实及根供药用,果作连翘代用品,根能祛风、止咳、下乳、调经补血、并可治跌打损伤

灌木,高0.5-1.3米,丛状或通常有疏生的开张枝条。花期5-8月,果期8-9月。

黄金香柳   一般指千层金(学名:Melaleuca bracteata F. Muell. )是桃金娘科白千层属植物,常绿乔木。树高可达6-8米,冠幅锥形。主干直立,枝条密集、细长、柔软,嫩枝红色。叶片金黄色,披针形,长2-2.5米,宽0.2厘米左右,具芳香味。穗状花序,花瓣绿白色。果实为蒴果。

原产于荷兰、新西兰等濒海国家。适宜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抗旱又抗涝,耐土壤贫瘠,但以肥沃疏松、透气保水的沙壤土上生长最为适合。

常绿乔木,树高可达6-8米,在广州全年生长很好,特别在冬季长势非常旺盛

红瑞木(学名:Swida alba Opiz),是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桠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

红端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也是良好的切枝材料。园林中多丛植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 。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江西等省区。生长于海拔600-1700米(在甘肃可高达2700米)的杂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朝鲜、苏联及欧洲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红叶覆花矮紫薇 矮紫薇改良的新品种。是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小藻木。国内资源较少。株高50-120公分,新枝红色,具4棱,单叶对生或互生,新叶嫩红色,秋季鲜红,椭圆形至倒卵形。圆锥花序顶生,花瓣6片,近圆形,呈皱缩状,边缘有不规则缺刻,名品花木。

一般当年生的播种苗长到4—5厘米即可开花,20-25厘米的2年生植株就能花满枝头。尤其在盛夏之季,开花时烂漫如火,经久不衰,微风吹动,婀娜多姿,给我们的环境增添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感。具有早花、矮生、多花、多枝,株型紧凑,耐修剪,花色艳丽,开花期长,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等特点

落叶小乔木作灌木用,嫩叶紫红,花期7-10月,耐旱,耐寒,耐修剪

大花秋葵  一般指芙蓉葵是锦葵科,木槿属,拉丁学名(Hibiscus moscheutos Linn.),又名草芙蓉、大花秋葵,原产于北美。

落叶灌木状。叶大、广卵形,叶柄、叶背密生灰色星状毛。花大,单生于叶腋,有白、粉、红、紫等色。

喜阳、略耐阴,宜温暖湿润气候,忌干旱,耐水湿,在水边的肥沃砂质壤土中生长繁茂。花期6-8月,具有较高观赏、食用与药用价值

北美冬青  一般指轮生冬青(学名:Ilex verticillata (L.) A. Gray )是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多年生灌木,秋冬落叶,树高2-3米,属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单叶互生,长卵型或卵状椭圆形,具硬齿状边缘;为雌雄异株植物,花乳白色,复聚散花序,着生于叶腋处,雌花3-6朵,3朵居多,雄花几十朵聚生叶腋;核果浆果状,单果种子数为4-6粒。 [1]

轮生冬青原产于北美。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在欧美各国已得到广泛栽培。中国杭州、郑州、吉林、威海等地均有引种栽培。多生长在沼泽、潮湿灌木区和池塘边等低洼区,也能生长在较干燥的过渡区域和山地。 [1-2]

轮生冬青是美国特拉华州的州树。为中等大小灌木,正常开花结果,冬季也正常落叶,是秋冬切枝、环境美化和盆栽的优良观赏树种。

紫叶小檗 别名:红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原产于中国东北南部、华北及秦岭。多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缘或疏林空地。落叶灌木,枝丛生,幼枝紫红色或暗红色,老枝灰棕色或紫褐色。叶小全缘,菱形或倒卵,紫红到鲜红,叶背色稍淡。4月开花,花黄色。果实椭圆形,果熟后艳红美丽。

紫叶小檗的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

金叶小檗  为小檗的一个变种,落叶灌木。幼枝金黄有棱角,叶片全年金黄色,花黄色下垂,红色浆果长椭圆形。尤其是春夏之交更为鲜艳。适应性强,喜光、耐半荫、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 ;东北南部,华北、华东等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小丑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Harlequin’)常绿灌木。单叶,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叶片有花纹,似小丑花脸,冬季叶片变红色。花白色,伞房花序,花期3-5月;果期8-11月。


来源 | 吾道花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