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苏

功效:       “最苏”以疏肝排毒,健脾生津为方向,方中七味药材分属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五个内脏,可以对全身开展综合调理:茯苓补肺通利三焦;沙棘、山楂健脾生津,增加中焦动力;葛根升津同时活血通络;枳椇子排毒保肝;玉米须利尿排浊,降糖养肾。        每天食用“最苏”可以五脏同调六腑共补,属于五行食疗、四季养生的佳品。
最苏的现代常见应用:怕尿酸高,每天二包最苏!怕血糖高,就餐前后吃最苏!怕胃胀,餐后一包最苏!怕伤肝,酒前酒后吃最苏!
最苏的源起:       “最苏”,又名“最苏丹”,是清乾隆时期,流行在宫廷用于补脾养胃,保肝醒酒的灵效名方。       “最苏”的创始人是清乾隆御医黄元御。        当时乾隆皇帝喜欢边喝酒边吟诗作对,一些体质弱或不胜酒力的大臣,做陪时担心状态不佳或酒气上头,神昏眼花影响发挥,就求助宫廷御医黄元御。于是黄元御创方“最苏”,大臣们服用后不但酒力大增,还感觉胃口大开,身体轻快。
最苏的创方原理:        黄元御创方“最苏”,是以医圣张仲景的经方为组方基础,以参悟出的”中气为轴,肝随脾升,胆随胃降,一气周流”为理论基础。 以“内健脾胃,外运四轮”为组方方法。其组方符合内经“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治疗大法。 最苏方剂组成:        最苏的主要成分是“玫瑰、枳椇子、葛根、沙棘、山楂、茯苓、玉米须”,均是药食同源的上品草本。
“最苏”的传承:        “最苏”成方后,以其“方简效宏”的养生效果而被朝廷大臣们争相传用,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首次南巡苏杭,黄元御随同伴驾,期间深入民间为百姓遣方施药,“最苏”也随之走向江南民间,民间开始对“最苏”广泛应用,也有了“有事没事,一包最苏”的美誉。后因战乱,“最苏”的配方一度失传,后经古中医学者玄辰挖掘整理得以重新面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