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实干开路,以实干圆梦【麻沙镇圆梦村工作动态2019年7月10日】

靠实干开路

以实干圆梦

参加全省民生领域“解难题、化积案”

征求意见座谈会有感

麻沙镇水南村党支部书记 蔡东明

7月1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省委书记于伟国的主持下召开。我很荣幸作为20位基层代表之一,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在会上,我围绕座谈会主题,结合水南村实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生产道路狭窄,无疑会影响农业生产运输;电力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很大,缺少用电对葡萄产业发展更是不利。水利是农业命脉,必须确保“涝能排,旱能灌”。二是要加强人才的引进。水南村要发展好葡萄特色产业,提升葡萄品质,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同时要想办法吸引人才返乡创新创业。三要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水南村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圆梦村”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但村财还相对薄弱,我们要不断加强 自我“造血”功能。

会上,于书记认真做着笔记,逐一询问、分析难点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落实和体现到每个行动、每项工作当中,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省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福祉,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新官理好旧账,杜绝“悬账”“赖账”。要勇于自我革命,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聆听于书记的讲话,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更加坚定了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务实拼闯的决心。

一要树立“领先领跑”的雄心壮志,展现圆梦水南新作为。要跳出水南看水南,跳出水南发展水南,立足水南,胸怀闽北,放眼全省的视野来谋划推进“圆梦村”建设,努力干出为建阳争光、为南平添彩的新业绩,使乡村振兴在水南的实践更加生动精彩,今年重点打造100亩葡萄种植示范园、40亩葡萄种质资源圃、庭院经济等一批项目。

二要扛起“先行先试”的时代使命,增创乡村振兴新优势。在产业振兴上,重点抓好产业合作社联合社工作,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目标;在人才振兴上,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同时,鼓励乡土人才回村创新创业;在文化振兴上,从乡土风情里汲取发展智慧,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的“德治”“法治”“自治”生动实践之中,为培育乡村道德风气、改善乡村法治氛围、提高乡村自治水平提供优秀文化基因;在生态振兴上,紧抓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乡村经济绿色发展方式,以“爱心超市”为载体,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水南;在组织振兴上,以争创“金星村”党组织为目标,建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要强化“敢做敢为”的责任担当,开创圆梦水南新局面。全面落实履职承诺制、党员积分评星制。对今年已经确定的16个建设项目,把目标任务、责任措施落实到个人,量化到进度,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循序推进,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对不想干的逼着干,不敢干的鼓励干,不会干的带着干,干不好的教着干。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引导全村党员干部用铁的肩膀扛起责任,用拼的精神闯出新路。

四要焕发“奋发奋进”的创业激情,打造幸福水南新形象。要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要增长12%,村集体收入要增长20%。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扎实推进民生事业,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尽全力让村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重点建设水库、修建两条3000米水渠,改造两个电灌站;将高压电引进杉历自然村、牛犁巷,解决用电难问题;硬化5.1公里水泥路,方便村民、游客出行及农作物运输,建立水南村农产品交易中心等。

-END-

主编:朱国良

撰稿:蔡东明

图片:水南村委会等提供

编辑:鲁雯卿

校对:陈勋

审核 | 圆梦村干事会办公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