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之声”大喇叭,唱响西郊圆梦好声音【圆梦村干事会系列报道2019年第55期】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们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今天我们调研团将集体为大家带来西郊村大喇叭专题节目——清华之声”。7月14日晚上18时,西郊村村办的大喇叭准时传来了定时播报的声音,村民们驻足聆听,不时讨论。

“社会实践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学生假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学校秉承“行胜于言”的精神,组织数十万名学生向实践学习,认识世情国情社情民情 ”。
“今天,我们很高兴来到文明和谐美丽的西郊村,此次我们将以青年风格、青年视角和青年话语,面向西郊村,围绕圆梦村主题建设,有效整合本村的文化资源、党建资源、合作社资源,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正是有许许多多父亲这样的劳动者,才使得我们得以被养育,得以成大,得以成人。他们坚韧、倔强、聪明、能干,他们有着强韧的、活泼泼的生命力,使得广袤的乡土世界得以生生不息”。
“岁月不居,未来可期。我们不仅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果敢刚毅的品格,更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和为理想不懈奋斗的一腔热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心底的热爱与热泪盈眶的感动,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守信念,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千千万万的清华学子秉承着坚定不移的决心,果敢刚毅的品格,家国天下的情怀和为理想不懈奋斗的一腔热血,立志为千千万万个西郊村、圆梦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调研团分别从清华园的生活、写给父亲的心里话、清华大学毕业典礼张薇的讲话三个方面进行生动的广播,切身的参与到当地文化活动中进行体验。据悉,西郊村大喇叭会进行定期定时的广播,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道德思想、道德模范典型事迹、涉农法律法规知识、村级公开事项、圆梦村故事等传达到群众中去,让党的声音在农村走好“最后一公里”,搭建起农村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不断开创新时代乡村工作新局面。

供稿:马逍  圆梦村干事会志愿者(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研究生)

–  E N D –

图片 | 圆梦村干事会办公室

文字 | 圆梦村干事会办公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