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应重视发挥合作社作用

毕美家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原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在三农领域的第一个大战略。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全国广大农村稳步推进。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明确指出,必须做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的统一。在今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当中,要突出抓好农村合作社和家庭经营农场这两种经营主体的发展。这为合作社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指明了方向。应该看到,在乡村振兴涉及的五个方面当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或者说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在今天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走向前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一,合作社在产业建设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合作社是市场经济主体,它根在农村,熟悉农民,通过合作来实现产业振兴是它的最大的优势。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的群众增收致富,其做法是立足当地的自然禀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农户相比,合作社更有能力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生产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比如农产品的加工,打造知名品牌,开展乡村观光旅游等等,我们到农村去就会不难发现,合作社办得好的地方,主导产业大多办的有声有色,农民收入也高。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是,乡村振兴需要工商资本下乡,也欢迎工商资本下乡,但是要防止资本化,说白了要防止单一的公司实现对农村资源的垄断。如果一家公司对一个村庄乃至几个村庄的资源实现了垄断,久而久之,农村的生产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就会受到影响。我们还应该看到有些企业到农村发展,不仅没有带着老乡致富,而且还出现非农化非粮化的倾向,也有的公司经营不善一走了之,给所在村子留下一个烂摊子。其二,乡村振兴应加强领导,但要防止过多的行政命令。乡村振兴是五个方面的振兴,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有的地方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盲目修大广场搞大牌坊甚至盖大高楼,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重大产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就进行决策,留下不少的后遗症。要防止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意见,广泛征求新乡贤的意见都很重,但我认为征求农民合作社的的意见更为重要,因为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营组织,它懂市场经济规律,它的决策更加理性。

第二,合作社在人才振兴方面具有平台作用。合作社在推进产业振兴过程当中具有集聚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社会价值,是乡村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比如单个农户请专家下乡指导往往力不从心,但一个合作社就有能力请专家集体授课,现场指导,不仅节约开支,而且效果更好。大家知道,合作社大多都是乡村能人领办的,这个特点说明合作社是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载体。这些能人在合作社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随着合作社事业的不断发展,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乡土人才,往往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依靠专业人才是大势所趋。黑龙江有一个合作社地理位置偏僻,人员稀少,要想吸引年轻人来基地工作十分困难,找不到合适的经销人才,理事长长很着急,后来他换了一个思路,山不转水转,把销售部设在哈尔滨,一下子解决了产品销售缺乏人才的困境。

第三,合作社在振兴乡村文化方面具有支撑作用。乡村振兴不仅要把农村的新房子盖起来,基础设施建设好,还要把农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合作社讲诚信、重信誉、守合同,村民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合作社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立足农村社区,嵌入乡村社会,结合地缘与亲缘关系,大力宣传合作社的原则,引导成员团结协作。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了,社会关系日趋淡薄,乡村文化日渐荒芜,厚葬薄养,铺张浪费成风,有的乡村甚至出现黑恶势力。纠正乡风不文明的现象,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作社倡导的团结互助、民主平等、诚信公开、社会责任和关心他人原则与千百年来中国传承的文化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吻合,一脉相承。合作社本身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它还是一个社会组织,它有着独特的合作社文化,合作社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通过对成员的教育与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村民传递诚实守信、互助合作、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念,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的民风。

 第四,合作社在环境振兴方面具有引领作用。合作社产生在社区,因此关心社区,美化乡村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来看,合作社参与乡村生态振兴最好的切入点是抓品牌建设。优质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健康环保的自然环境是创建农业品牌的前提。合作社要想自己的产品卖出好价钱,必须在做大做强品牌,推动绿色环保上下功夫,加强品牌建设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一种自信和承诺,合作社要组织成员按照相关标准发展生产,尤其要增施有机肥把长期过量使用的化肥降下来,大力发展物理防虫生物防虫,把长期过量使用的农药减下来,着力发展“三品一标”,夯实品牌农业质量根基。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生产有了标准,监管有了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合作社必须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注意品牌生态绿色内涵,积极引导消费者参与监督并逐步认同绿色品牌理念,愿意溢价购买。近年来,山东寿光市政府和蔬菜专业合作社携手,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了追溯体系。农户购买化肥农药,实行实时监控,产品经过检测方能出售,进一步提升了寿光蔬菜的品牌声誉。

 第五,合作社在组织方面具有载体作用。从目前来看,村庄中的组织主要有村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联和合作社。这其中,党支部是是关键,是领导核心,而合作社是基础,道理很简单,合作社搞好了,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联的工作就有了载体和基础。日本的青年部会和妇女部会开展工作就是依靠农协的。农村组织要振兴,从合作社的角度看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合作社的活力来自于成员间的亲密合作,打铁还需自身硬,合作社真正发挥作用是要加强内部管理,成员感到合作社就是自己的家,愿意参与合作社的活动。要按照法律法规、合作社的章程来运行;二是加强党的领导。据调查,目前有6000多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中,有四分之一设立了党组织。这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发展联合社,随着经济的发展,合作社寻求更高层次的联合与合作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一家合作社办不了的需要多家合作社联合来办,因此联合社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经办了近万家联合社。前不久,我去江苏看了一个葡萄联合社,这家联社聘请了南京农大的专家定期指导,建起了展览馆,每年举办葡萄文化节,还建立了党组织。在当地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推动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都做出了榜样,希望这样的合作联社越来越多。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农民只有组织起来了,才能发挥主体作用。目前全国农民合作社已经发展到210万家。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合作社的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利用好这支队伍。

 THE END

文 | 毕美家

图 | 圆梦村干事会办公室

审核 | 圆梦村干事会办公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