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八人经历,
个个饱经沧桑,几度沉浮,
但不羁归不羁,狂放归狂放,
玩世也好不恭也好,
他们各自都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文如其人,见字如面:
1、韩愈:读书,写字,是为了保持节操
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原毁》
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必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他人宽容而简约。对自己严格全面,就不会发生懈怠。对别人宽容简约,别人都乐意做好事善事。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我们能看到他作的很多散文,从碑帖中能看见他的书法:
2、柳宗元:通达世务,刚正不阿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马退山茅亭记》
美是在人对事物的领悟之上得以体现,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人的领悟,也就无所谓美。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一直以来学界对柳宗元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文学和思想体系方面,对于其书法的研究几乎空缺。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遮蔽了其书法上的贡献。仅存的《龙城石刻》又一直存在争议。不能看到全貌实属一大遗憾!
【静静的山村 画家:叶君 润格:3000元/平方尺】
3、苏轼: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勇也有很多种,就这就是做人的境界,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能有几人呢?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还一定要有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一个人,可是,他的字没有王羲之的随意,颜真卿的工整,张旭的洒脱。乍一看,他写的字怎这么”丑”呢?苏轼就说了,我这个字很特殊啊,颜真卿那个叫颜体,柳公权的叫柳体,我这个字呢,叫石压蛤蟆体!
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书法俊美的时候,他确说自己的书法是”石压蛤蟆体”,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其实,这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精彩正在于此。
4、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太玄论上》
经过探入思考而有所体会,所说的话就深刻;有了亲身感受而有所体会,所说的话就贴切;有了实际接触而有所体会,所说的话就平易。
说话或发表议论,不可凭空玄想,胡说妄道;必须经过思考,经过感受,经过实际接触,才能一语中的,易于为人们接受,否则必然不切实际,甚或谬之千里。可用于说明发言必须谨慎,必须深思熟虑,有感而出;如果夸夸其淡,信口开河,必将贻笑大方。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心术》
忍一忍就可以抵御急躁和鲁莽;沉着冷静,就可以控制冲动。
【逍遥天地间 画家:叶君 润格:3000元/平方尺】
5、苏辙:凡事看淡,寸心必安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
“辙”者,低调、务实、甘于负重,成人之美,正合厚德载物之意。苏洵以此字为沉静厚重的次子名之,是寄望于他不慕荣利、精诚守拙,步步为实、不蹈虚空,用扎扎实实的脚印说话。观苏辙一生,劳苦不避,功成不居,自然祸亦不及,实不负其父之雅望,亦不负”辙”之美名与深意,实可曰:”大矣哉,淡定苏辙!”
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上皇帝书》
世界上没有不从下开始而一下登得很高,没有不从近开始而一下能到远处的。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认为文章是气形成的,然而文章不可能学习就掌握,气则可以通过涵养而得到。这是从孟子的”养气”说发展而来的。苏辙直接说,文章就是作者气的有形体现,所以把气养好了,文章自然就成了。
6、欧阳修:凡事沉住气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欧阳修劝戒子孙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告诫后代:人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刻磨炼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我们再看看”一代文宗”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欧阳修酷爱书艺,自幼至老学字不辍。四岁时,母亲就教他划沙学字。平时一有馀暇、一见纸笔就练字,自称”余每见笔辄书”。他临习的前代书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李邕、怀素等。学过真书,也学过草书。《学真草书》说:”自此以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其名。”
欧阳修善写楷书。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色:”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不但明白地指出欧阳修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所谓的”书如其人”。
【禄在身边 画家:叶君 润格:3000元/平方尺】
7、王安石:无限风光在险峰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关于王安石,人们往往更加关注他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一面,忽略他作为书法家的一面。王安石的书法虽然不能与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但在当时有很高的评价。苏东坡称王安石书法乃是无法之法,不可学。
8、曾巩:做正经人,干正经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祏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曾巩能出名,正是因为他的文章,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据说他写的文章一出来,就被人拿去传抄,不到一个月就流传天下,读书人手抄口诵,唯恐落到别人后面。
曾巩的文章到底怎么样呢?说起来,它们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严肃认真,韩愈会写《毛颖传》之类的玩笑文字,苏东坡会写《后赤壁赋》那样的酒后幻觉,但是曾巩绝对不会。他总是板着面孔的,说起话来毫不客气,很讲究,很正经: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曾巩《墨池记》
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所擅长的,也是凭借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
曾巩在参观王羲之留下的墨池后,总结出”干任何事情都要勤奋努力,写字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这样”的道理;
纵观曾巩一生经历,曾巩不但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书法家。
《局事帖》是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这要从王安石说起。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与父亲皆为北宋名臣,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和他一生关系重大——一是老师欧阳修,二是好友王安石。
他与王安石年轻时便交好,但为官之后,因政治理念不同,关系日渐尴尬。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得神宗信任,推行新法,曾巩主动要求离京外放任地方官。他未曾料想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十二年。待到写《局事帖》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
这十余年里,回京迟迟无望,曾巩的内心始终被豁达与沉郁两种情绪反复纠缠,此时,他收到一位朋友来信,或是有了希望,《局事帖》便是他写下的回信。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道来,读来意味深长。
– end –
润格:3000元/平方尺
有意请致电叶君工作室:18805006608
阅读更多文章
请关注:http://www.touyan.com
热门文章推荐

官方网址:http://www.touyan.com
官方网站:搜索“偷眼网”
官方微信:偷眼网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吉庇路60号福建省状元府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