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村:向你展现一幅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全景画卷

浙江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地处浙江中部,距东阳城区16公里。花园村原有农户183户,496人,面积0.99平方公里。2004年10月,花园村与周边9个村合并组建成新花园村,2017年3月,再次合并周边九村,村区域面积从新花园村的5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农户4681户,户籍人口13879人,外来人口5万多,常住人口6.5万人,党员833名。今年3月26日,笔者来到这个久负盛名的中国十大名村、浙江省第一村,实地参观考察了该村的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村政设施、农业观光园等,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同志在与客商洽业务中抽空会见了我们,并介绍了花园村共同富裕之路,让我们深受感动、启发和震撼,并为他和花园人40年的辉煌创业历史深表敬佩。

 

这里的发展之路,引领未来。花园村,经过40年精心打造,向世人展现出一幅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全景画卷,这里宜业、宜居、宜文、宜养、宜游,是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300个名村综合影响力排名中名列第三位。花园村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民政部、司法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十大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旅游资源丰富,鲜明独特的资源要素造就了景区融名村考察、木雕把玩、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景观特色,被授予首批中国名村考察游、生态休闲观光游、红木家具采购游、特色工业示范游基地,吸引了世人的极大关注;这里的产业发展和不断升级,让许多大城市都望尘莫及,生产的维生素D3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这里的红木家具,名扬四海、天下第一,市场规模和品种位居全球之冠;这里的老汤火腿,形如竹叶、皮薄骨细,以”色、香、味、形”四绝著称,素有金华火腿香万里、火腿精品在花园之称。近年来,花园村景区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300多万人次,去年达到570万人次。2019年花园村全村经营收入达到60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3.5万元。村里有1家上市公司、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768家个体工商户,从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建筑房产、影视文化、红木制品、火腿食品等优势产业。这里是醉美花园、人间天堂、中国新农村建设走向世界的典范。

一、邵钦祥和他的花园村共同富裕之路
走进花园村,穿梭村中的几个考察参观点,如在画中漫游。这里蓝天白云、清澈溪流,花草树木、田园风光,勾勒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这里的村道宽敞整洁,民房优雅别致,农业观光园四季果香,吉祥湖、福祥湖碧波荡漾,摩天轮攀高望远、万福塔灯光璀璨、南山寺晚钟悠扬、福山胜地恩泽世人。水世界、游乐园、村史馆、民俗馆、文化广场、水幕电影、音乐喷泉、霓虹灯带、中华百村图,令人流连忘返。春有牡丹芍药,夏有荷花睡莲,秋有菊花桂花,冬有百合玫瑰,其境其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争奇斗艳的天堂大花园,顿时一种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来。

花园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发生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让全球关注,令世人惊叹。上世纪70年代,花园村是一个有名的穷山村,全村80多户人家,只有200多亩耕地,十年九旱,种不了双季稻,粮食无法填饱村民肚子,饮用水都要到隔壁村去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80多元。从前这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屋穷人家,种田缴租难糊口,捉鱼挑盐度生涯”。贫困促使花园人奋起,以村党委书记邵钦祥为代表的一代人,坚持走”以工强村、以商兴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花园之路,经过40年创业,邵钦祥和花园人在中国不同发展时期,抓住了四次大发展机遇,不断实现产业发展升级,让花园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样榜。

第一次发展机遇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时中国改革开放狂风巨浪席卷华夏大地,邵钦祥和花园人紧紧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1976年,年仅22岁的邵钦祥当选为花园村生产大队长,1986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与哥哥、村老支书三个人,靠生产蜡烛和毛呢服装,开始探索“以工富农,以商兴村”的农村致富之路。1981年5月,他们每人出500元,凑了1500元,买来设备办蜡烛厂。家属在家做蜡烛,他们三个男人出去跑销售,一箱蜡烛能赚几块钱,这在当时是大钱。当年10月,他们三人又到处借钱,每人出资3000元,招工办了个服装厂。这两家工厂,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1983年销售了70多万元,每个人能分4500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年人均收入的十倍。随后,他们又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一个个商机,办起皮夹克厂、木线厂等,都获得很好的收益。

赚到了钱,该怎么用?邵钦祥和他的团队第一次出现了分歧。”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邵钦祥追求村民共同富裕的梦想始终铭记在心。从1982年开始,他想方设法把赚到钱拿去给村里修路、通自来水,一些股东想不明白,说邵钦祥赚了钱都往村里用,而亏钱都我们自己承担。因此有的反对,有的开始退股,到1989年,股东全部退出,就剩下他一人。而邵钦祥仍然坚持他那追求共同富裕的梦想,他认为办厂就是为了村民,让村民全都能富起来。在邵钦祥的带领下,花园村个私企业快速发展,在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基础材料等领域多点开花,很快摘掉了贫穷的帽子,走上小康之路。

第二次发展机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时邓小平南巡讲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又一轮改革发展的大潮,邵钦祥和花园人捷足先登、果断决择。

1991年10月,他以8家村办企业为骨干,联合46家个私企业,成立了金华市首家村级工业公司即东阳花园工业公司,开创了”村企合一,共同富裕”发展模式。当年公司征地50多亩,建成了集现代生产、生活、办公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随后又在1993年组建成立浙江花园集团公司,并于1995年被农业部确认为首批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从这时期开始,集团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进行了大力度改革创新,逐步开始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制度创新带来了企业的规范化和现化化,也大大增强了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这期间,集团公司跟几家省内最好的科研院校接上了头,开展与大学尝试合作,实施人才强村战略,请进来、送出去,委托培训职工,搞产学研合作,这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同时,他们依托东阳“木雕之乡”的底蕴,开始做起家具生产和营销,紧接着又下大力度整合村里家具和原材料市场,建设起全国最大的原木集散地和面积40多万平方米的红木家具交易市场,从原材料供应、创意设计、加工生产,到销售和运输,全产业链发展,拥有2300多家品牌经营户,不仅带动了花园村村民致富,周边乡镇几十万人也从中得到了实惠。特别是在1996年与中科院的合作,研究、开发、生产维生素D3,并在北京、杭州和花园村分别建设了研发、中试和生产销售基地,产品中试在1999年取得成功,并在当年投产实现营销收入8000多万元,随后两年很快在国际市场上扩大销售份额,成为全球第一,从此花园村成功走上了高科技发展之路,使花园集团的产业摆脱了低成本、高耗能、中低端的路径,实现了集团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第三次发展机遇是在本世纪初,这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全力组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邵钦祥和花园人又一次牢牢把握住了时机。

当时,浙江省这项工作的总体任务是,用5年时间,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改造,把其中1000个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花园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使命和担当,提出了再造一个花园村的发展目标,并制定出台了《花园村总体规划方案》。2004年10月,花园村第一次一村并九村,将全村划分成一产、二产、三产和村民住宅区,整体搬迁4个村,整体拆建4个村,旧村改造2个村,村域面积从0.99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村域面积的扩大,给花园村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而这时的花园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2家合资公司、总资产9.01亿元、净资产5.77亿元的国家级大型乡镇集团企业,有了足够的实力推动以工强村。几年里,花园村先后建成了花园中国农村博物馆、花园文化广场、花园天香湾农业生态园、四星级花园大夏酒店、吉祥湖、花园福山观光旅游区、花园田氏医院、花园老人公寓、花园粮油商贸城等,还在10个住宅小区建设了十个广场,村庄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工程同步拉开,一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新农村建设品位,做到“一年大变样、三年全变样”。

▲现代生态农业园

▲花园田氏医院

▲中国农村博物馆

▲天香湾农业生态园

▲花园游乐园

▲花园外国语学校

随后,花园人在2017年3月,实施了第二次一村并九村,整体搬迁5个村,整体拆建3个村,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旧村改造,让新并入的村民安居乐业。为了集约利用土地,花园村实施了空中换地,建设了15幢21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和写字楼;投资15亿元建设总面积26万平方米的花园商业中心,打造成周边乡镇的核心商业集群,成为周边地区环境最好、设施最齐、档次最高,集住宅、购物、餐饮、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航母;投资7亿多元建设全国农村最大的外国语学校,跟浙江师大合作办学,开设110个班级,实现16年一贯义务教育制,户籍人口和集团员工子女优先就学;投资建成了全国农村地区最大、最高等级的医院,有520张床位。村里每人享有31项福利待遇,老年人有高龄补贴,大学生有创业基金,医疗、教育(含幼儿和高中)、公交车等全部免费,还为村民办理3种保险,全部村里掏钱。

第四次发展机遇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邵钦祥和花园人乘势而上,在产业振兴上再度发力。

2018年开始,花园人主动转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新型产业,花园集团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投资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高性能铜箔、新能源等产业也加速布局,一大批项目纷纷落地。总投资103亿元的花园集团(金华)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2018年6月份开工,当年底投产,一期用地760亩,投资50.6亿,是金华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总投资45亿元花园新能源年产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2018年4月份动工建设,2019年5月份投产,是浙江省2018年重大产业龙头类项目;花园铜业公司年产6万吨1320mm超宽幅精密铜板带项目,引进德国最先进设备,2019年3月份投产,是浙江省重大产业示范类项目。在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花园的工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研发力度,浙江大学和花园生物共同研发成功的“天然活性同系物的分离新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4家大型工业企业一共通过了19项省级新产品鉴定,其中16项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2019年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5.5亿元。

40年来,花园村在党委书记邵钦祥的带领下,坚持发展工业实体经济,并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变化,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国乡村工业化做出了示范;坚持以景区标准建设新农村,并适时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为中国农村建设宜居乡村打造了样板。如今,花园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应有尽有,家家住新房,户户是小康。城市有的花园村都已经有了,城市没有的花园村也已经有了,全面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花园的村民和员工有了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走出了一条“村民比市民富、村容比城市美、生活品质比城市高、田园风光和城市文明高度融合”的花园发展之路。

来源 | 乡村振兴故事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