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入户“找到人” 红色网格“守好门”【麻沙镇圆梦村工作的动态2020年2月21日】

主任入户“找到人”

红色网格“守好门”

——水南村党员村主任黄寿平

疫情防控二三事

“疫情防控是当前全村压倒一切最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全村一盘棋,统筹全村力量,按照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的三级网格长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控,严防严控,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水南村村主任黄寿平说。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干的。

入户排查找返乡人员

“吴某某,您好,请问您是1月21日刚从湖北乘高铁回家的吧?”1月22日早上,黄寿平带领村医、三级网格长、党群工作者等排查小组人员逐户排查。“没错,我昨天刚到家,都待在家里。”一阵寒暄之后,黄寿平耐心讲解当前疫情形势,吴某某非常配合测温,如实填报健康管理信息。

时间就是防止疫情发生的关键。黄寿平带领排查小组,仅用一天时间入户走访分片包干责任区585户。随着返乡人员增多,入户排查次数也增多,数据不断变化,他总是对全村返乡人员了如指掌。共排查出湖北返乡人员10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3人;温州返乡人员11人;省外返乡人员95人;省内返乡人员87人。

“红色网格”织密防控网

“除了‘找到人’,还得关心关爱‘管住人’”。黄寿平说,必须科学应对,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想出一个法子,才能事半功倍。于是,他提出疫情防控“四色预警”工作机制:即红色预警: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对象密切接触者和发热门诊发现的待排查病人;黄色预警:从湖北(武汉)、温州返乡人员;蓝色预警:路过湖北(武汉)、温州返乡人员。实行分类处置,确保风险点降到最低。“我是村主任,更是一名党员,难度大的我上!”连续十几天,黄寿平陪同村医刘汉维每天两次上门测温,并再三叮嘱湖北(武汉)、温州返乡人员既不要外出,也要做好家庭防护。“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和家人好,也是为乡亲们好,我会居家观察,放心。”返乡人员都这样说。

外防输入,必须在水南桥头设立检测点,劝导外村人进入水南村庄。由于需要24小时值班,光靠村两委干部是不够的,村党支部向党员发出“红色征集令”。黄寿平积极报名,带动了一批党员、村民、志愿者踊跃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参加值班人员220余人,采取三班倒轮流值班,为每一位村民进出测温,叮嘱村民快速返回,劝返外村人进入1500人次。

点点滴滴架起连心桥

疫情防控工作不仅需要硬举措,也需要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黄寿平用多年做群众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融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所做的点点滴滴,无不滋润着民心,从而架起了党群同心疫情防控连心桥。

“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们聚在一起聊天、晒太阳,这样不好,万一染上病毒怎么办?”刚开始村民笑嘻嘻地说,“没关系,没那么严重吧?”黄寿平则举两三个典型案例,村民听后,感觉很在理,并自觉回家,不给村干部添乱。

“袁某你已居家观察,不宜出门,有什么需要采购的,呼我一声。”这是他经常打电话给居家观察返乡人员的话语,让对方心里热乎乎的。

“现在是葡萄园施肥、挖沟、破眠时期,大家出门时带好口罩,干活就不必戴口罩,干完活就回家,千万不要串门扎堆聊天。有什么需要帮忙,直接打电话告诉我们。”为了不务农时,黄寿平经常在微信群里说。同时他邀请镇上科特派和村里的土专家、田秀才田里传“经”、地头授“艺”,及时解决果农难题 12个。

截止2月21日,水南村湖北(武汉)、温州返乡人员全都过了居家观察时间,未发生一起新冠疫情病例、疑似病例。对此,黄寿平露出了满意笑容,但他还是不敢懈怠,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努力在防疫与春耕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END-

供稿:朱国良

图片:由水南村委会等提供

编辑:鲁雯卿

校对:陈   勋

审核:圆梦村干事会综合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