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必须把党建工作融入疫情防控,融入春耕生产,使党支部真正成为防疫、春耕两不误的领导核心。”这是蔡东明在村两委干部群里发的一条微信。
连日来,党员干部有的手持喊话器满村跑,有的带头下地指导果农施肥破棉,有的入户发放春耕备耕操作指南……“这些是笨办法,也是很有宣传效果,这样做比粘贴告示和发微信更有温度,村民也会更加重视。”
“今年和往年相比,春耕有点特别:戴口罩、不聊天,分时下地、分散干活……但不变的是党群齐心协力,种下的是金秋丰收的希望”。蔡东明信心满满地说。
“周芝兰是好样的。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要取消各种宴席,请村民理解配合和支持……”蔡东明第一时间在村民“哇蕾”(说事)微信群里发出倡议,得到了村民的响应。全村共取消各类宴席15场150桌,避免了人员聚集,杜绝了有可能产生的疫情传染。
“各位村民,大家干活一天也累了,好好在家休息,不要串门聊天,有什么需求,在微信里说……”每当夜幕降临,第九小组的三级网格长刘辉阳又开始了他每晚的喊话。
这是蔡东明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一步好棋。“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蔡东明说。
据了解,水南村设置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4个,三级网格328个。每个网格配备相对固定的管理服务团队,使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层次更清晰、任务更明确、覆盖更全面、成效更明显、群众更满意。在疫情防控春耕生产期间,三级网格长入户宣传800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1000多份,街巷敲锣喊话80多人次,充分发挥了村民的主体作用。

针对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体系、联防联控机制、乡村卫生基础设施、个人科学卫生素养等方面的问题,蔡东明开出了整治“药方”:清、改、管、建。“清”,即发动妇女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清除畜禽粪污,分类清理农村卫生垃圾等;“改”,即动员村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管”,即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建”,即完善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这几天,党员、团员、巾帼妇女志愿者们戴着口罩,分散在大街小巷忙开了,清扫垃圾、清理杂物、消毒灭菌……
如何实现乡村“治理有效”?蔡东明的秘笈是:让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准备制定一份《疫情防控村规民约》,请大家在微信群里提建议,想办法……。”蔡东明在村民微信群里一说,村民们纷纷响应,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许多好主意。很快,这份特殊时期出台的村规民约,成为了水南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疫情防控的行为准则。
“面对防疫和春耕大考,只要我们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示范引领,就能召唤起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就能交上一份党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答卷!”蔡东明感慨地说。

-END-
供稿:朱国良
图片:由“建阳新闻”编辑部等提供
编辑:鲁雯卿
校对:陈 勋
审核:圆梦村干事会综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