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擘画了三农发展的宏伟愿景,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如何做好这个新时代的答卷,武夷山市西郊村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为方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创新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引导群众,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参与到村集体事务中。通过上级的指导帮助,在乡村治理方面发动村民,引导村民,探索、创新出以下工作方法。在“圆梦村”实践中,探索实践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

厚积薄发,“美德银行”树新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武夷山市西郊村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坚持把做好群众的文明素质工作放在首位,导入银行管理理念,探索实施“美德银行”激励机制,促进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努力实现物质和精神同步提升,形成传播新思想、文明实践、成就美德的平台。西郊村根据村情实际,将美德归纳为“孝、善、信、勤、俭、美”等六个方面,相应制定细化评判标准和评分细则,村民在日常支持参与“村庄环境、家庭卫生、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事项,都可获取相应积分。积分可在村里成立的“美德银行”积分超市兑现相应的生活用品。通过激励,进一步引导促进村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村民已兑换价值8000余元的积分奖励。年终,根据村民美德积分累积情况,评选出50户的“美德模范之家”给予表彰,被评为“美德模范之家”的农户,还享有贷款额度提升,还款期限延长,利率优惠等奖励。通过这些激励措施的引导推动,在西郊村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社会氛围,促使村民养成良好生产、生活和行为习惯,激发携手新时代共同圆梦的内生动力。自“美德银行”开办以来,村民家庭中“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村容村貌变得整洁靓丽,人与人的关系也融洽了。

武夷山市西郊村村民在“美德银行”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自治自建,“百姓评议团”解积葛
稳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西郊村作为武夷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区域,近年来先后有佳龙文旅、花境小镇等项目落地西郊村。因项目征地、土地流转等工作引发的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给村民和谐、村级稳定带来巨大压力。如何破解这个僵局,西郊村党支部根据实际,遵循“治理有效”的时代要求,找准基层矛盾的症结特征,进行积极创新和探索,创新了“百姓评议团”机制。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空间,依法提供一个评理说事调解纷争的平台,实现村级“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机统一,让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促进和提升乡风文明内生动力,较好地化解了这些矛盾纠纷。其主要做法是:通过村党支部的指导,选派村中文化高、明事理、有威望的村民组建成立“百姓评议团”。在村首席调解员的牵头带领下,通过入户上门评议的方式,直接参与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重大问题、疑难矛盾、争议纠纷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调解,断“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并在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后做好跟踪回访协议履行情况。目前已经成功化解11起村民矛盾纠纷,实现了“坚持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夷山市西郊村党支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传统手段焕发新生机,“大喇叭”传播好声音
在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同时,西郊村还注重挖掘传统手段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的宣传作用,让党的声音在农村走好“最后一公里”,搭建农村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调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开探索、创新农村工作新局面。主要是利用村部广播室,定期定时(在早晨、傍晚各一次)进行广播。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道德思想、道德模范典型事迹、涉农法律法规知识、卫生防病知识、农业科技、村级公开事项等,用农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语言传达到群众中去。讲“好故事”,传递“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引导、教化村民,达到弘扬新时代社会风气的效果。

西郊圆梦 家风传习
来源 | 中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