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
一是加快生物农药登记步伐。在保障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种类生物农药的特性,减少试验内容、缩短试验周期,加快生物农药登记步伐,鼓励农药企业研发、登记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制剂和性诱剂(一种生物化学农药)免农药残留试验,性引诱剂可免环境试验,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制剂分别比化学农药减少环境试验资料8项、7项和4项。生物农药药效试验可在1年内完成,比化学农药缩短1年。
二是减免增值税。我国一直对农药批发和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近一年来,我国持续下调增值税税率,农药税率已由13%下调至9%,降幅达30%。此外,为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在税前据实扣除基础上,允许再加计扣除75%。
农业农村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建立生物农药登记绿色通道,加快生物农药登记和产业化进程,并做好相关财税政策落实工作。
一是支持技术产品研发。结合实施“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后设立天敌昆虫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天然生物农药的合成生物学与组合合成技术等项目,支持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绿色防控产品研发、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工作。
二是推进产品产业化。组建企业牵头、科研单位参加的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科企合作创新联盟,发挥科研单位技术研发优势、企业生产产品优势,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快产品产业化生产进程。
三是大力开展示范推广。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思路,在全国建立600个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150个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县、设立6个万亩连片和25个百亩以上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有力促进了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9.4%,比2014年提高了9.4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明确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要求,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创建3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加快推进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研发应用。
《答复》明确,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要求,研究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支持措施,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加大对生物农药等病虫绿色防控措施推广应用支持力度。
来源 | 微观三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