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南平支队福州一日行

7月23日上午,2019年海峡两岸乡村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福州举行,受福建省圆梦村干事会邀请,实践支队八名同学来到福州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开始前,圆梦村总干事李川老师与同学们亲切会面。

据悉,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政府和企业负责人、两岸著名学者、社会创新者等相关人士,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多元力量赋能乡村的创新模式和路径。同学们认真聆听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乡村: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引导》、《设计力:让世界爱上乡村》、《眺望:我们的乡村》等三场主旨演讲,海峡两岸热心于乡村振兴的与会嘉宾们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同学们获益匪浅。

当日下午短暂休整后,实践支队八名同学来到圆梦村办公室,与李川老师、谢庆双老师就半个月来在西郊与大渚两个圆梦村的调研收获进行交流。同学们依次分享了半个月来调研中的体会与感受,并从产业、党建、文化三个方面汇报了实践支队的调研成果。

听完同学们的分享与汇报,李川老师首先对同学们选择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感到欣慰,他希望同学们珍惜当前的读书环境和条件,成长为社会前进的推动者和领路人。同时李川老师表示,中国的农村问题是历史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走在一起,机制的创新,内外力的结合等,而圆梦村就是这一考量下的具体的社会试验和探索。李川老师嘱告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需要足够的历史耐心” ,同学们走出校园来到农村,在观察社会现实的时候,更要有忍耐艰苦的能力。听罢李川老师一席意味深长的教诲,同学们更感乡村振兴之长远,肩上责任之重大。

供稿:杨宛琴

编辑:刘治君

来源 | THU清小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