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村:四心连心  情暖万家

近年来,麻沙镇水南村为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和改进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通过开展以“听心声、调心态、解心结、暖心窝”为主要内容的“四心连心”活动,面对面听民声,心贴心解民忧,摸清了民情,顺畅了民意,凝聚了民心,形成了全村齐心推进“圆梦村”建设的生动局面。今年七一前夕,水南村被评为“南平市红星村党组织”“建阳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听心声,建立健全

诉求表达机制

“听心声”:就是要求村两委干部、“两小”组长(党小组组长、村民小组组长)、全体党员采取多种形式面对面与村民恳谈对话,心贴心与村民真情交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呼声,真正全面了解村民的所思、所忧、所怨、所盼。一是建立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制度。要求村两委干部、“两小”组长每月走访10户以上,党员(流动党员除外)每月入户走访5户以上,入户走访情况与绩效考评、党员积分评星挂钩。二是建立民情收集反馈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村两委联席会,专题研究解决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无法解决的事项上报上级协调解决,张榜公布,接受监督。三是建立首问责任制。公开村两委干部分管工作内容,联系电话,让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找得到人,办得好事,解得了难,交得上心”。

调心态,培养理性

向上社会心态

“调心态”:是指主动引导村民用包容的心态面对改革出现的一些问题,适度进行情绪宣泄,缓解村民工作生活压力,形成社会情绪的“稳压器”和社会心态的“调节器”。一是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建立了“圆梦水南哇蕾群”“水南村党员交流群”“水南村流动党员交流群”,在村民议事亭,大家“相约九点半,说说心里事”,征集民意,就水南村当前圆梦村建设热点难点展开热烈讨论。二是开展社会道德养成教育。以水南村“道德讲堂”为阵地,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讲述“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水南文明之星”“水南村民善行义举”等小故事。三是注重以文化人。在省圆梦村干事会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水南“圆梦村”合唱团,村民踊跃参与,很快成了水南村民享受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解心结,营造干群

心齐气顺氛围

“解心结”:就是要求村干部在做村民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村民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做到心中有理性,心中有法纪,从而疏通经脉,心齐气顺。一是恳谈对话。在与村民恳谈对话过程中,村民反映本村葡萄园运输道路又窄又坑坑洼洼,影响村民生产和游客出行。为此,村两委筹资150万元,硬化生产道路5.1公里,有效解决了农作物运输、游客出行难题。二是化解矛盾。村民老刘曾是有名的“上访户”,老刘心里烦恼,干部工作憋气。在开展“四心连心”活动中,大家一面做他思想工作,一面出主意帮他筹集资金发展葡萄项目。老刘老泪纵横,终于想通了,走出了思想的死胡同,走上了种植葡萄致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的“上访户”,成了发展经济的“示范户”。三是民主管理。如何保持人居环境卫生整洁?参加沟通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经常搞卫生烦死人”。“应该要立一个规矩,大家动手就好办了”。“妇女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与会人员形成了一致意见,建立“爱心超市”,用积分兑换奖品。在经过公示后,方案就确定下来了。今年6月村里建立了“爱心美德超市”,村民踊跃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走上了正轨。

暖心窝,切实把工作

做到心坎上

“暖心窝”: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心体验、用心感受村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着重落实和解决村民所需所盼和实际困难,从而加深感情,交心互信。一是最急什么服务什么,努力化解燃眉之急。去年以来,为了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加大葡萄园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一些村民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村两委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先后出台了“葡萄贷”“巧妇贷”“党员先锋贷”等优惠政策,共发放各类贷款10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二是最忧什么服务什么,努力解决后顾之忧。为了抱团发展,合作共羸,今年5月30日,成立了由建阳区楠木林葡萄专业合作社、建阳区九贤农林专业合作社、建阳区永兴黄梨果专业合作社、麻沙水南圆梦花卉专业合作社等4家专业合作社组成的专业合作社联社,水南村全体村民作为股东参与,股东利润占50%,联合社日常管理开支占30%,村集体收入占20%。三是最盼什么服务什么,努力回应所思所盼。为了让广大村民赚钱有门路、致富有保障,村两委联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织开展了以增收路上“引”、致富技术上“传”、创业困难上“帮”、生活富裕上“促”为主要内容的“致富套餐你选,科技服务我包”活动。今年以来,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受训480多人次,组织种养大户外出参观考察学习20多人次,实地指导传授技术100多人次。

 • end •

主编:朱国良

撰稿:朱国良 沈思思 鲁雯卿

图片:水南村委会等提供

编辑:鲁雯卿

校对:陈勋

审核 | 圆梦村干事会办公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