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三字经”催人奋进

去年以来,建阳区麻沙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载体,在水南村广泛开展乡村振兴“三字经”宣传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

产生背景

水南村作为全省三个“圆梦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以一种亲切质朴的宣教方式,激发水南全体村民建设“圆梦村”热情?麻沙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经过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精心提炼出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这一做法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迅速在全村推广。

二、

主要做法

01

精心提炼,力求易懂易记易学

一是确定内涵。力求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振兴”精神实质。

二是结合实际。注入水南村产业特色、科特派及乡土人才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积分评星等元素,赋予先进、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三是精心提炼。努力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最容易理解、最容易接受、最容易执行。

全文如下:

村民们,听我讲;党中央,号召响。

乡村兴,万民想;二十字,有内涵。

产业兴,最关键;工农商,齐发展。

农产品,闯市场;创品牌,美名扬。

人才旺,有希望;科特派,挑重担。

新乡贤,作用强;要示范,做栋梁。

文化兴,民共享;非遗产,要承传。

好家风,代代传;正能量,要弘扬。

生态美,是保障;勤绿化,百花香。

治六乱,提素养;民安居,喜洋洋。

组织强,来领航;人同心,志同向。

党小组,功能强;亮身份,勇担当。

新时代,新思想;听党话,紧跟党。

水南村,再扬帆;齐心干,铸辉煌。

02

做好宣传,力求入眼入耳入心

一是宣传活动“不间断”,入百姓眼。充分利用宣传栏、流动展版、文化墙、LED显示屏、微信群等社会媒介进行大力宣传。

二是入户宣传“不漏户”,入百姓耳。围绕“产业兴,最关键”,讲身边人创业的故事;围绕“科特派,挑重担”,讲述科技特派员田里传“经”、地头授“艺”的故事;围绕“好家风,代代传”,讲述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的故事;围绕“治六乱,提素养”,讲述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围绕“亮身份,勇担当”,讲述身边好党员的故事。

三是开展活动“不断线”,入百姓心。在全村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如,开展“致富套餐你选,科技服务我包”“门前三包,我承诺我践行”“党员积分评星”等活动,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03

强化融合,力求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融入日常百姓生活。将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制作成年画,张贴在各家各户的客厅,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新编“三字经”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村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二是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主题教育,教育党员以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优质的服务去影响村民,去吸引村民,去凝聚村民。

三是融入村规民约的修订,将新编“三字经”内容蕴含其中,使村规、村训更具时代感染力,有效地促进文明乡风、淳厚民风的培育和形成。

三、

取得成效

1. 推广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带来了干群同心同向,致富有望。选准了产业路,就选准了致富路,而致富路的开辟,需要干群合力推动。一篇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浅显易懂的乡村振兴“三字经”,是激发干群创新创业热情不可缺少的法宝。今年以来,水南村抓好葡萄主打产业,在科技特派员的精心指导下,丰收在望。

2. 推广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带来了干群同德同力,和谐可及。乡村治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把乡村振兴“三字经”融入社会治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成为促进和谐的“催化剂”。据统计,今年以来,村两委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0多件次。

3. 推广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带来了干群同步同轨,民风彰显。一个作风过硬的村两委班子,会带动一个村淳朴民风的形成。为此,水南村用“组织强,来领航”简朴的“三字经”,推动村干部扎实履职,团结协作,带动形成良好的民风。今年以来,水南村“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不断涌现。

4. 推广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带来了干群同甘共苦,人心凝聚。村干部共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会形成凝聚民心的强大动力,就会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强烈愿望,就会让广大群众迸发出巨大的创业激情。今年,水南“圆梦村”建设项目共有16个,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正在扎实推进。

四、

经验启示

推广乡村振兴“三字经”,是水南村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圆梦村”建设激情的创新实践,它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宣传教育,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刻的理念通俗化,以“短平快”体现“大主题”,用“家常话”阐述“大道理”,实现了从“说教式”向“引导式”,从“号召式”向“激发式”的转变。启示如下:

1. 农村基层宣传工作要切合群众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基层宣传以往单一枯燥的“领导台上讲,百姓台下听”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由以往群众“不愿听”“不愿看”变成现在的“愿意听”“愿意看”,还愿意诵读、实践,使基层宣传工作在水南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 农村基层宣传工作要讲“大众话”。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就需要把理论宣讲原理和观点通过话语系统的转变,把大道理化为小道理,把深刻性化为通俗性。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实现乡村振兴内涵与基层群众“零距离”的接触,实现宣传工作入耳入脑入心。

3. 农村基层宣传工作要有针对性。相对“谁来听”“谁来讲”也十分重要。高层次的专家学者面对普通群众,可能讲的人会劳心费神,听的人却不知所云。水南村乡村振兴“三字经”,村民参与诵读热情高,有亲和力。

背景介绍

——End——

主编:朱国良

撰稿:朱国良 方骆楠

图片:建阳区摄影家协会、水南村提供

编辑:鲁雯卿

校对:陈勋

审核 | 圆梦村干事会办公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