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境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改革开放后,花境首先在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试行,但推广速度缓慢。近年来,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花境在一线城市提升城市景观中得到推广应用。与此同时,高端商业地产和大型专业展览也助推了花境的应用与推广。在“美丽中国”“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双修”建设中,花境在合肥、成都等城市发展迅猛。
花境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从业人员在对花境的认识、理念、选用植物材料方面还存在着偏差。
有人认为用宿根花卉营建的植物景观都是花境,这是错误的。当前营建花境倡导的是混合花境,除了宿根花卉,还可以配置花灌木、观赏草、针叶树等。
在花境的设计理念上要有创新,国外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因此形成思维定势,花境的形式、植物的种类与配比、养护措施等,都应该因地制宜。有的设计人员片面追求四季繁花似锦的景观效果,不能容忍花开花落、季节变化,然而四季轮回、自然变化才是花境的应有之义。
在我国的花境作品中,优秀的作品还是很少数。其中原因一是设计方案差,二是设计方案的可落地性差,三是施工人员的二度创作能力差。设计者对植物的认知有限,应用能力差,使设计方案缺乏实用性。有时一线施工人员对设计方案的理解能力差,使设计方案不能完美实现。总体来看,当前花境营建缺乏优秀设计师,也缺乏优秀的方案落地施工人员。
要花境建好后,管理者忽视养护,有的甚至以更换植物材料替代养护,这是不少地方存在的共性问题。当前缺乏针对花境的养护管理规范与措施,更缺乏专业养护管理人员。
建好花境,设计者要提高对植物的认知与应用能力;施工者要提高“二度创作”能力,即现场“因材施艺”的能力;养护者要尊重植物习性,熟练运用园艺技术。所有从业者都要有职业情怀和工匠精神。
来源 | 现代园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