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已过百年
但五四精神
却烙印根植在
我们每个人的血脉和精神里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五四运动和谢家祠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吧。
谢家祠,位于三坊七巷吉庇路60号,始建于明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19年的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全国各地纷纷响应。5月7日,福建学生联合会在谢家祠成立,当时住在此处的爱国青年谢翔高被推选为会长,谢家祠成了福州学生运动的组织指挥中心。
图片来源:大嘴侃历史
在谢翔高的精心策划下,抗日活动全面展开,院校学生统一行动,抵制日货,进行罢课、集会、游行,要求政府停止卖国行为。
(五四运动街头游行的学生)
在1919年11月25日的夜里,无计可施的亲日派奸商雇用杀手埋伏于谢家祠附近,年仅21岁的谢翔高被连刺七刀后不幸身亡。
谢高翔壮烈牺牲后,福州的学生运动并没有止步,反而坚定了爱国学生的奋战意志,把福州反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推向了高潮,并取得重大成效。
(五四运动在街头演讲的学生)
谢家祠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见证了福州青年用血泪谱写下的爱国篇章。
谢家祠似乎冥冥之中与革命有着深切的因缘,同样从三坊七巷走出的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曾在谢家祠内创办阅报社,组织当时的进步人士学习《苏报》、《警示钟》等书刊,讲解时势,宣传革命思想。这里作为“福州市历史纪念地”,是我们回望那段岁月的最好见证。
铭记五四精神,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衷心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习近平
图片来源:新华网
来源 | 三坊七巷官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