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意见》明确,要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推动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带头参与消费扶贫,推动东西部地区建立消费扶贫协作机制,动员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要大力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打通供应链条,拓展销售途径,加快流通服务网点建设。要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规模化供给水平,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要大力促进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能力,做好规划设计,加强宣传推介。
3. 以乡风文明为内涵,推进乡村服务站所建设。推进乡(镇)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在每个行政村设立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代办。
4. 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强化平安法治乡村打造。力争到2020年全市90%以上的乡镇(街道)和95%以上的村居达到新一轮平安创建标准。力争2020年市县乡公共法律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5. 以生活富裕为目标,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建设1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筛选培育100家扶贫龙头企业、规范提升100家扶贫产业合作社、精准培育1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创建100个农产品品牌。
6. 以要素保障为支撑,坚持乡村资源投入优先。财政每年新增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投入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安排,全部用于耕地保护、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7. 以“南平机制”为载体,鼓励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到2020年各类科技特派员达1000名,建立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0个,培育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00个;鼓励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每年评选10—20个乡村优秀科研项目。
8. 以关爱干部为抓手,调动基层干事创业热情。乡镇干部经济待遇一般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10%—20%;村主干基本报酬按不低于当地(以县为单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其他村干部基本报酬按照村主干基本报酬60%左右的标准落实;全面建立在职村主干养老保险、离任村主干养老补贴制度。
9. 以组织建设为统领,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加强村“两委”干部培训,推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到2022年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达50%以上。力争2019年全面消除集体年经营收入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2020年达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超过50%。
10. 以典型示范为标杆,探索一村一地发展模式。市级层面抓“一心两区多点”,县级层面抓“一带N点”,重点打造126个示范村。
2. 顺昌县仁寿镇余塘村:收好林地使用费促增收。通过预期均山工作,余塘村将7500亩毛竹和6000亩杉木均山到户,预留550亩毛竹山由集体统一承包经营,毛竹山按照每年每亩征收林地使用费,杉木山主伐期按亩征收林地使用费。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约定毛竹山采取按小组分批分期收缴。2017年征收毛竹林地使用费本费10.3万元,村集体经济自有收入16.7万元。
3. 松溪县松源街道东门村:盘活资产促增收。东门村两委干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抓住棚户区改建良机,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对旧村部进行处置,通过土地置换获得400多平米的邻街店面和一栋建筑面积1700平米的独立临街小楼,挂牌出租,每年为村财带来70万元左右的租金收入。2017年,该村又通过立项,对新村部大楼旁1000多平米的旧茶厂进行翻建改造,将于2019年建成集农贸市场、地下车库、小产权房为一体的农贸综合大楼。今后可每年再为东门村带来20余万元的固定租金收入。
来源 | 武夷山下党旗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