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人群的多样化。园艺疗法不仅适用于病人,也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它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疾病。
■ 两面性:主动和被动。前者主要是通过操作性的园艺活动对使用者产生主动疗效,后者是通过治疗性的景观设计等对使用者产生被动的疗效。
■ 经济性。园艺疗法不需要像医院建设那样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仪器、修建建筑,成本相对较低。
■ 长期性。园艺疗法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 了解疗养员的身心状态。园艺操作实施前,园艺治疗师必须对实施和参与对象的身心状况有所了解,从而制定因人而异的实施计划和预期应达到的目标。
■ 制定目标,设计课程。在充分了解疗养员的身心状况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目标和计划。目前国外及台湾等地的园艺操作的类型主要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如堆肥)、草本种子繁殖、木本植物种子繁殖、幼苗移植、简易插花、组合盆栽等操作。课程应该简便易操作,同时重点明确。
■ 评估再改进。为了让园艺疗法更科学,更能与参与者的身心状况相适应,不断地进行评估及改进方案是必要的。评估主要是通过疗养员的自身评估和指导老师在课程中对疗养员的观察记录评估两方面来完成。

1)身体方面
2)精神方面
园艺疗法通过景观营造、集体性园艺活动可以增加人与人交往协作的机会,转移负面情绪。
■ 情感方面
园艺疗法能缓解压力,消除不安与紧张、急躁情绪;增加患者的对生活的热情,转移情感,有效管理情绪健康。

■ 认知方面
园艺疗法通过对植物姿态、颜色、香气的感官体验及相关园艺活动,能有效地刺激视、听、嗅、温度、平衡等感官功能的再建和加强。
3)社会方面
1)芳香疗法
2)五感体验园
3)植物保健绿地
4)色彩疗法
5)水景疗法
6)记忆治疗
7)园艺操作活动
文章来源:现代园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