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的过去与未来】李昌平:集体经济是农村社会建设的经济基础和重要主体

在物质贫乏的七八十年代,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释放。不过,农村经过近四十年的去组织化,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那就是如何把农民再组织起来。同时,面对农村的日益空心化和空壳化,农村如何实现振兴,留守的农民又将如何实现致富?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于是,有关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的呼声开始高涨。如何把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把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就成为目前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继续阅读
在物质贫乏的七八十年代,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释放。不过,农村经过近四十年的去组织化,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那就是如何把农民再组织起来。同时,面对农村的日益空心化和空壳化,农村如何实现振兴,留守的农民又将如何实现致富?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于是,有关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的呼声开始高涨。如何把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把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就成为目前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继续阅读
日前,为落实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和推进新时代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现场会的部署要求,福建省“新时代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训班”在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学院开班。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岿然,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斌等出席开班仪式。 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岿然出席开班仪式并授课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是服务“三农”工作的一项探索成果。通过20年的培育、 继续阅读
绿色发展,科技先行。 作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 近年来 我市借力科特派机制, 助推现代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 “今天的百合都发完了,这些是明天要发的货。”6日下午,南平市兴一春百合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柳余指着货仓里摆放整齐的百合花说:“平常一天大概发10扎左右,等春节前后的旺季,一天就要发3万支。” ▲延平区发展百合花产业历史较久,于2014年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百合之乡” 继续阅读
“企业倒闭、破产是常有的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是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后也不能改变性质,不能过几年就面临破产、让农民‘下岗’,这可不行!” “在城里租房,绝不允许把租来的房子拿去银行抵押,现在用‘流转’土地经营权去抵押贷款,银行就有可能接受。可如果抵押后(经营)出了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这可是‘要命的事儿’!” 和农业打了近50年交道的陈锡文,今年两会发言也句句不离“三农 继续阅读
前不久,由国务院牵头的《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发布,关于大健康的顶层设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政策、市场、资本以及技术的催化下,不少专家都表示,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重重利好自然吸引了众多主体参与其中,包括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几乎涵盖了每一种企业类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下明确目标:到2020年,健 继续阅读
日前,以“创新农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农业服务业发展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落下帷幕。 目前, 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农业生产托管已成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桥梁。据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13.84亿亩次,服务组织数量37万个,服务小农户4194.37万户,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1 继续阅读
山区乡村旅游指开展于山区的乡村旅游。我国山区面积大,人口多,在全国23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有1500多个是山区县(市、区);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0个主要繁衍生息在山区,因此,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和民族乡村旅游都是在山区开展的。我国的山区有其独特的特征,表现为地形上的隆起和经济上的低谷,全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也分布于山区,在山区发展乡村旅游对振兴山区经济、解决山区贫困问题等具有重要的 继续阅读
文 / 芦千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源自农村改革以前就已经存在的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改革后国家推动建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使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时间上继起的发展脉络。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国家确立了以合作化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后,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服务体系。随着人民公社体建立,农业服务 继续阅读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长期以来,土地出让收益,可以说是“取之于乡,用之于城”,要创新政策机制,把土地增值收益这块“蛋糕”切出更大的一块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 最新乡村振兴土地政策 1、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017年12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 继续阅读
12月1日,中国乡村振兴高峰会议暨首届“县委书记共话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图为全国政协农委副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 陈晓华作主旨演讲。中国农网记者 刘梓宪 摄 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向人民做出了承诺,把乡村振兴作为党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了党章。抓好这两件事,关系全局,影响深远。今天我在这儿主要结合近期农村的一些调研,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谈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看法。主 继续阅读